♂博土
請問各位車友一起來做暑假作業!坡度該如何計算?
用角度和百分比表示有何不同?
在道路上如何計算坡度呢?
你的登山車理論上可爬幾度的坡?
♂智偉
在大家搶答之前,小弟再加一個問題是我一直有疑惑的...
請問爬坡會翹頭時,除了坡度之外和騎乘的姿勢或是踏踩的方式是不是也有間接的關係?
♂阿諾
最大爬坡角度應和最大靜摩擦係數有關最大靜摩擦係數和輪胎材質, 胎壓有關不同胎壓造成輪胎和地面接觸形狀不同故有不同靜摩擦係數如果騎乘姿勢將所有重量均100%放在後輪,前輪為0,且無打滑此時如果摩擦係數1.0, 最大爬坡角度=45度此時如果摩擦係數0.7, 最大爬坡角度=35度最大靜摩擦係數可以做試驗得到所以我認為應該在35~45度之間,依輪胎狀況而定
♂博土
為什麼降地龍頭高度,或降低座管高度,可有利於爬很陡的坡?
為什麼強調下坡速度與操控的車,前叉避震器都特別長呢?
♂菜鳥車手
騎乘腳踏車時,人車合一的重量與到後輪軸距離所形成的力矩,是影響腳踏車是否會蹺頭的主要因素。此力矩的大小為W×S×sinθ,其中:W為重量。其可能負變因為汗水流失、大小解流失等;而正變因為雨水落在身上、車外來的飲用水等等;S為重心到後輪軸距離。此距離會因為騎乘姿勢以及屁屁與椅墊相對位置之改變而改變。當弓身屁屁位置前移時會增加;後移時會減少;θ角為重量作用方向與重心-後輪軸這段距離的夾角。相同的,與騎乘姿勢及座的位置有關;但是另一個變數就是坡度。假設騎乘姿勢不變而由平地轉為坡度(ψ)時,上式的變化為:W×S×sin(θ-ψ)所以,當坡度越大時,此力矩越小,前輪越輕;然而當此力矩為零時,表示前輪即將離地,此時踩踏熊熊給它「ㄉㄧㄜ\」一下,就會「ㄌㄧㄚ」孤輪,主要是(θ-ψ)在此時會由0度角變成負的角度。發生這現象時,相信大家都會坐姿前移,身體前傾,其目的就是要增加S以及(θ-ψ);此時尤其不能緊張,要以平常心待之;因為緊張時汗水流失會使W減少的更快而減少此力矩,哈哈!!
♂老蝦
博士派的這個作業還真是像考試,希望念理工的隊員或車友都能來發表你的算法與看法。
針對智偉的提問我用淺顯的說明給大家做參考:
除了坡度大之外爬坡會翹頭有二個原因
1.姿勢不夠趴,所謂[趴]就是上身要前傾並往下壓
2.當腳往下用力睬時雙手拉手把的力量過大(同時蹬與拉能讓踩踏更有力量)
其實爬陡坡的踩踏方式很多,短距離的採用抽車的較多,長距離的則是坐姿的較常見。最重要的是必須能隨著坡度改變來移動身體達到最佳的[重心]與[抓地力],如此就能順利攻克山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