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0

[討論]登山車是『前輪』還是『後輪』要比較大的抓地力?

♂老蝦
請各位隊員回答這個問題,每個人都要來報到喔!
***登山車是[前輪]還是[後輪]需要比較大的抓地力?***
為什麼?多討論就能多學習,不瞭解就該多發問。

♂一志
非隊員可以答答看嗎?前輪需要較大的抓地力或者需要一樣大的抓地力上坡時速度慢, 輪胎只要抓的住地面, 太大反而阻力過高, 踩不動, 所以通常不會刻意要求後輪抓地力要很高很高下坡時速度快, 前輪為導向輪, 加上重心關係, 有較多的作用力落在前輪上, 所以前輪此時需要比後輪更高的抓地力, 後輪打滑技巧好還可以幫助過彎, 前輪一滑就是雷殘囉一般公路騎乘大多都是以前後輪相同來做配置 而且因為輪胎越大阻力越高, 所以會挑選胎面小一點, 甚至還要求有防刺功能的輪胎XC車一般前輪比後輪大1~2個級距, 例如前2.3; 後2.0或者前2.1後2.0FR則差距會再大一些, 常見前2.5; 後2.0/2.1的配置下坡車則差的更誇張甚至可能會出現前3.0以上; 後2.3~2.5的配置攀岩車敗求高手解答......................替別人舉手發問: 胎壓要如何打才恰當
 
♂博土
胎壓要如何打才恰當?個人淺見是,非競賽時,爽就好,軟時練體力,硬時看別人練體力,大坡洩點壓,爛路宜胎寬,太硬傷手脕,太軟傷膝蓋,勤看輪胎邊,自有列磅數,不要超太高,否則易爆胎,補胎工具帶,路邊練換胎,勤習自然熟,遇妹破胎時,一展顯身手,顯 身 手!帶支打氣桶,助人有益己,胎寬抓地佳,但易遇釘刺,總之,我覺得要打很飽,到輪胎的指定胎壓,遇到路況再來洩也不遲!而且也不易遇到蛇咬破胎。
 
♂博土
基本上離地心較近的那顆輪子,需要較大的抓地力,因為上坡要推力,下坡要咬地。抓地力就是輪胎與地面的動摩擦力,坡陡咬力要大,否則前輪不咬地叫犁田,後輪不咬地叫骨練。


♂老蝦
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因為常常有車友把前輪胎換為較窄的外胎,因此才提出來想知道到底大家對前後輪抓地力的需求與看法如何?原來的認知對不對?除了上面二位的說法之外不知是否還有其他的答案與看法,歡迎提出討論。


♂小昌
我的認知給各位參考
1.一般車輛設計,駕駛在正常位置時整車重心並非平均落在前後輪中間,而是較偏近驅動輪,這樣可以讓車輛在加速時和煞車制動時驅動輪不會產生博士說的"骨練"而且可以有較佳的方向穩定性(所以下坡重心要後移,前輪保持滾動)
2. 目前一般汽車為前置引擎前輪驅動,所以前輪磨耗較快(保時捷為後置引擎後輪驅動);而自行車和機車都是後輪比較快磨耗,也是因為驅動輪承受的平均重量較大所致
所以我的車子就是前輪1.9 後輪2.1的配置

♂老蝦
為什麼這麼多人沒有出聲呢?014隊長是您帶頭不出聲的嗎?
錢仔?智偉?小湯...等等怎麼不見了?

♂智偉
小弟的淺見:前輪抓地力 >= 後輪抓地力
小弟是用登山車的想法來推論....
後輪是動力的來源,而平衡感與方向的控制是透過前輪來控制,如果前輪的抓地力比後輪好一點,在爬坡或off-road騎乘上的平衡感與方向應該會更好控制些....

♂博土
前輪抓地利多是為了操控,避免失控;
後輪大多為了動力輸出,避免打滑。

♂阿諾
本人一向怕死, 下坡騎的慢, 轉彎也騎的慢所以前輪不必抓地力太好否則浪費力氣
但是後輪抓地力差爬陡坡易打滑而下坡怕翻滾所以我是二指煞後輪一指煞前輪,
所以後輪較吃力,常常後輪打滑較易磨損對我的而言是後輪抓地力要大於前輪

♂鐵牛
我不懂這些..因為我還是新手..
不過我的富士車前輪是配置2.0平面止滑胎後輪則是1.95超磨擦力登山胎...
目前為止還沒擂慘過...前輪較少的磨擦力並不會影響轉彎側滑...
因為我們都是先煞後輪來控制方向的..

♂老蝦
推.推.推!還沒來報到的趕快來!

♂阿榮
我們大家常在騎的登山車,是屬於較輕量輕快的車型,一般趨近於XC(Cross country)這區塊,所以一般搭1.9 / 1.95 / 2.0 的輪胎,如果不是要去OFF ROAD 或 林道騎乘,有車友會用到1.75 的,甚至1.5. 基本上,後輪的抓地力需求較高,但用太寬胎時會影響傳動(即踩踏效率),如果前面不是避震前叉時,前可搭寬一點(非粗顆粒)的,例如2.0 ,後則1.75,如此不僅重量及錢包可輕量化一下,又不會與原來的避震及操控效果差太多


♂小昌
登山車面對的路況和狀況與沙灘車(ATV "All-Terrain Vehicle")應該算接近,
一般沙灘車後輪外胎較寬大,要求的抓地力也較佳而要討論"抓地力"應該要對它要對付的"打滑"有些了解雖然以前上課都在打瞌睡, 但印象中好像有聽到輪胎打滑時(緊急煞車或路面狀況)可利用控制速度、出力及減速來降低打滑情形(汽車使用的TCS"循跡防滑系統也是利用這個原理),
但前後輪還是有些差異:
1.前輪打滑會失去方向穩定性:車輛行進方向瞬時會產生偏移,但轉動方向盤(手把)仍可控制方向
2.後輪打滑會失去方向控制性:車輛會甩尾,無法靠轉向機構來矯正方向
因為在緊急狀況時後輪打滑比前輪打滑更危險,且前進煞車時前輪有往下的分力作用在地面上,本來就會使前輪較不易打滑所以技術不佳又膽小的我還是覺得後輪的抓地力應該要好一些!

♂014
我的想法有點另類我覺得基本上MTB的領域裡,抓地力並不是絕對重要,因為單車可以在各種速度下,以各種傾斜度與人的各種姿勢達成平衡,在0ff-road中,人與車間的平衡狀態也可以克服掉失去抓地力的狀況,因此才會有這麼漂亮的過彎跳躍動作我的車則是一部前後1.4半光滑,另一部前1.9半光滑,後1.9顆粒,原因是我腳力差不想太多顆粒,但是又不希望爬陡坡時後輪踩空打滑詭異的是回想過去的經驗中,卻都是後輪打滑,印象中沒遇過前輪打滑(除非壓到青苔),也許輪胎尺寸不是唯一,前後輪誰重要也不一定,不同路況,不同身體姿勢,不同煞車力道,甚至不同車身幾何設定都會是影響的因素


♂老蝦
這樣討論就對了!大家把想法看法與做法提出來,經過融會貫通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需要的方式。
這裡我也提供一個簡單的理論供參考:
1.前輪用於方向操控,所以要有良好的抓地。
2.後輪用來傳動所以也要有優良的抓地力。
3.前輪胎比後輪胎大一號,因為後輪承受重量大,所以接地面積相對增加,如此一來前後輪的抓地力就呈現平衡,車子的操控自然較佳。

2007/08/18

[知識]除了單車...我們來認識水晶

♂老蝦
一個想法隊員提出心中想知道的問題(不設定領域),由有相關知識的會員或車友透過版上討論
(當然也可提供連結相關網頁資訊),如此將可讓我們懂得更多也會使我們的網頁更豐富。此外也可將它整理收錄到我們的[知識專區](新設立)。

以上想法不知各位是否支持?
***********************************************

Q: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天然水晶與人工水晶要如何辨識,可有簡單基本的辨識方法?]
---------

A: ♂周ㄟ
龔杯杯第一個應該是要考我的,當然要自動跳出來~

□ □ □ 如何分辨天然水晶 □ □ □

這是初次接觸天然水晶者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專賣店朋友最常提出的問題,
客人都這麼問:「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其實應該問「這是天然水晶?還是人工水晶?」才對。
關於『如何分辨天然水晶』以下幾點提供給入門者做為選購的參考:

1. 認識天然水晶的物理性:天然水晶化學式為SiO2(二氧化矽),莫氏硬度7度,比重2.6 (比人工鉛玻璃輕) 屬六方晶系,圓球狀的天然水晶具有雙折射的特性,就是把一根頭髮放在全美的水晶球下,從水晶球的上面看,頭髮會有一根變兩根的現象。(最好是30mm以上才容易分辨)以上物理性除雙折射的特性可用肉眼直接分辨外,其他得靠儀器測試就比較不方便了。

2. 選擇有「天然內包物」的水晶:這是目前初次接觸天然水晶而又怕買到人造水晶者,最簡單最保險的方法。所謂「天然內包物」就是如髮晶、綠幽靈水晶、白幻影水晶...等水晶內尚包覆有其他礦物的現象,包括有雲霧狀及晶裂者,也就是一般朋友稱的「雜質」。(目前發現大陸也已有仿天然內包物的人造人晶了,所以分辨上更難了!)

3. 選擇有信譽的天然水晶專賣店:如您要選購全美的水晶球或水晶飾品建議到天然水晶專賣店去,因以目前人造水晶充斥市場的情形,若非行家誤買人造水晶的機會相當高;以拿水晶到我們專賣店測試的朋友中,十位就有六、七位以上買到人造水晶,其中以觀音墜子、黃水晶和紫水晶墜子、手珠、手鐲及完美水晶球最多,有很多還是在百貨公司買的。


Q:♂晃
水晶會像玻璃一樣可熔嗎?全美的水晶?全美是什麼意思?

A:♂周ㄟ
TO:晃兄
天然水晶的化學式為二氧化矽(SiO2)莫式硬度7,(玻璃的硬度為5,紅、黃、藍寶硬度9,鑽石硬度是10,越硬越不易磨損)天然水晶比重為2.56~2.66g/m3,天然水晶的折射率為1.544~1.553(鑽石的折射率為2.42,折射率越高越透光就越亮)水晶具壓電性即俗稱的磁場。至於熔點方面玻璃約600℃即開始軟化,約800℃可塑,約1200℃可吹製各種形狀。★『而天然水晶視內包物的不同熔點約1100℃~1700℃間。』,所謂的「全美天然水晶」是指用肉眼無法看出內包物(即雜質)且透光度在一定水準上的水晶,是指等級最高的天然水晶的專用名詞。
※以上提供參考~

A:♂博土
講到天然與非天然的水晶,應有要扯到磁場與能量,招財進寶和健康治病房癌等。我覺得水晶界不要用磁場這兩個字,因為這是有科學定義的,單位是高斯,是由電子運動時所產生的位能場。如果家裡放很多磁鐵,或把電線繞著屋子五百圈,一通電時磁場就很大,絕對比水晶強得多。水晶界的磁場應是"X"能量,特徵是未知,神秘,當然就由個人自己解釋,自由心證。科學界其實鮮少研究,但宗教家或最神祕學有興趣的人,通常都很喜歡研究這種自然能獲宇宙能。我家也擺一堆水晶,目的是為了愉快,或有點小成功時,可以牽拖都是水晶的力量所賜,消災解厄防煞等等。基本上水晶看起來髒髒的,髮絲紋、小泡、晶狀完整比較偏向是天然的。純淨,純色,有型都是融融再製的。大家都是水晶家族,只是來源不同,所以通通大吉大利,賞心悅目。我去過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思華洛士奇SWAROVSKI水晶宮,以及英國很多的水晶礦坑岩洞,愛好水晶者可以去朝聖一下,感受被水晶包圍的快感.....。


Q:♂晃
謝謝周兄,繼續發問(舉手)...
(玻璃的硬度為5,紅、黃、藍寶硬度9,鑽石硬度是10,越硬越不易磨損)以礦物作硬度的分等,那硬度的等級不是線性的囉?
★『而天然水晶視內包物的不同熔點約1100℃~1700℃間。』就商業而言,熔化吹製後或塑形的水晶還可稱為天然水晶嗎?一般市面稱的水晶玻璃好像不是天然水晶,還是連人工水晶也稱不上?

♂周ㄟ
TO:晃兄天然水晶的化學式為二氧化矽(SiO2)莫式硬度7,(玻璃的硬度為5,紅、黃、藍寶硬度9,鑽石硬度是10,越硬越不易磨損)天然水晶比重為2.56~2.66g/m3,天然水晶的折射率為1.544~1.553(鑽石的折射率為2.42,折射率越高越透光就越亮)水晶具壓電性即俗稱的磁場。至於熔點方面玻璃約600℃即開始軟化,約800℃可塑,約1200℃可吹製各種形狀。★『而天然水晶視內包物的不同熔點約1100℃~1700℃間。』,所謂的「全美天然水晶」是指用肉眼無法看出內包物(即雜質)且透光度在一定水準上的水晶,是指等級最高的天然水晶的專用名詞。※以上提供參考~
 
♂博土
講到天然與非天然的水晶,應有要扯到磁場與能量,招財進寶和健康治病房癌等。我覺得水晶界不要用磁場這兩個字,因為這是有科學定義的,單位是高斯,是由電子運動時所產生的位能場。如果家裡放很多磁鐵,或把電線繞著屋子五百圈,一通電時磁場就很大,絕對比水晶強得多。水晶界的磁場應是"X"能量,特徵是未知,神秘,當然就由個人自己解釋,自由心證。科學界其實鮮少研究,但宗教家或最神祕學有興趣的人,通常都很喜歡研究這種自然能獲宇宙能。我家也擺一堆水晶,目的是為了愉快,或有點小成功時,可以牽拖都是水晶的力量所賜,消災解厄防煞等等。基本上水晶看起來髒髒的,髮絲紋、小泡、晶狀完整比較偏向是天然的。純淨,純色,有型都是融融再製的。大家都是水晶家族,只是來源不同,所以通通大吉大利,賞心悅目。我去過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思華洛士奇SWAROVSKI水晶宮,以及英國很多的水晶礦坑岩洞,愛好水晶者可以去朝聖一下,感受被水晶包圍的快感.....。


♂晃
謝謝周兄,繼續發問(舉手)...(玻璃的硬度為5,紅、黃、藍寶硬度9,鑽石硬度是10,越硬越不易磨損)以礦物作硬度的分等,那硬度的等級不是線性的囉?★『而天然水晶視內包物的不同熔點約1100℃~1700℃間。』就商業而言,熔化吹製後或塑形的水晶還可稱為天然水晶嗎?一般市面稱的水晶玻璃好像不是天然水晶,還是連人工水晶也稱不上?


※接續天然水晶的討論~
■TO:博士真是非常佩服博士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對天然水晶也相當暸解~對於天然水晶的能量、磁場問題常被神化,也造成一般人相當程度的誤解與迷信!以下是十多年來的接觸對天然水晶的認知:◆什麼是磁場?天然寶石&水晶的能量是怎麼形成的這是一般初次接觸天然寶石&水晶的朋友最常問的問題。所謂的磁場也就是頻率、挀動,這是在我們學校裡的物理學中都學過的道理,地球上萬物都是由極細小的粒子所構成的,經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各種物質元素中,包含有原子、質子、電子、中子,還有最新發現的「夸克」(QUARK),這些都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細微顆粒;這樣的理論基礎和佛書上所說的『萬物皆微塵』不謀而合。世界上萬物都是由這種極細微的顆粒所組成的,,包括所有固體、液體、氣體、光及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不可見光」,甚至我們的思想、意念也都是這一些細微的顆粒所構成的。就好像人的氣場(萬物都有氣場),肉眼無法看見,因為氣場的粒子較稀薄,粒子較多較濃就會構成液體或固體;而構成所有物質的這些細微顆粒大多以極高的速度和不同的排列方式在移動,這樣的移動就形成我們所謂的頻率、磁場或振盪(VIBRATION)。
◆我們是生活在水晶的世界中接著我們知道天然寶石&水晶的基本功能,有擴大、聚焦、轉換、貯存…等,這些功能就是靠振盪(VIBRATION)作用產生的,具體的例子如:石英錶不用裝電池,是靠石英的振動來推動指針,石英就是水晶。收音機中的晶體可以捕捉空氣中的細微電波,再經其振盪作用,並擴大、轉換成我們耳朵所能聽到的聲波,且要多大聲就有多大聲,從電波轉換成我們可以聽到的音波,可是要擴大千萬倍。再者我們所使用的電腦中的CPU、記憶體…等零組件,大部份也都是用晶片製成,電腦可以記憶、轉換、擴大,還有貯存…等等的功能,都是晶體基本作用的運

♂周ㄟ
~接續~用。
以上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有太多是利用水晶的功能的事物,要說我們是生活在水晶的世界中,其實也不為過!(台積電所用的晶圓就是人造水晶,好像已可做到18吋了)
◆基本的天然寶石&水晶的運用原理瞭解了萬物都有磁場的概念,就能理解人同時包括人的思想、意念,也都是一種具有頻率,有磁場的物質,所以將我們的念力,也就是我們的需求,用觀想的方式諭入天然寶石&水晶中,就可以藉著天然寶石&水晶的基本功能,將我們的願望與夢想,透過振盪、擴大、轉換、傳遞、貯存的作用,來使其實現、具體化、發生在這物質的世界上。※以上是我對於天然水晶能量磁場上比較合理的解釋,提供參考!另;博士所言:「基本上水晶看起來髒髒的,髮絲紋、小泡、晶狀完整比較偏向是天然的。純淨,純色,有型都是融融再製的。大家都是水晶家族,只是來源不同,所以通通大吉大利,賞心悅目。」其中:『純淨、純色、有型並非全都是熔製的哦!也有很多天然水晶製品本質就很純淨、有型的』。

■TO:晃兄(抱歉讓你手舉那麼久,可以放下了,下次發言不用舉手!)莫氏硬度是一種相對硬度,當然不會是線性的;莫氏硬度是德國的礦物學家莫茲 (Friedrich Mohs)訂定的,是用十種礦物質做為硬度的標準,稱之為「莫氏硬度標」,如下~其中最軟的為滑石,硬度標為1;最硬的為鑽石,硬度標為 10。數字愈大,則硬度愈高。 硬度 1 滑石硬度 2 石膏硬度 3 方解石硬度 4 螢石硬度 5 磷灰石硬度 6 正長石硬度 7 石英硬度 8 拓帕石硬度 9 剛玉硬度 10 鑽石以上提過因莫氏硬度是一種相對硬度且非線性,指數只是一個代表數字不是大小指標,所以硬度8的拓帕石不是硬度4的瑩石的2倍,實際上剛玉(紅、黃、藍寶)的硬度是石英(水晶)的150倍以上,鑽石的硬度更是石英的千倍以
 
♂周ㄟ
~續~上~
還有莫氏硬度的測試方式,是用以上的十種礦石去摩擦被測物,觀察彼此被括傷的情形來定其硬度,所以它是一種破壞式的測試,一般對於飾品、寶石當然不適用。另有一種壓力式的絕對硬度計,也是一種破壞式的測試。目前珠寶界在用的是一種熱感應式的硬度計,比較方便做基本硬度測試,但因是熱感應也較不穩定。
★至於天然水晶的界定,我也大略作個介紹~目前市面上的水晶除天然岩礦可很容易確認是天然的外;所有的飾品可分成:一、天然水晶:指的是用天然水晶礦石去切割、研磨而成的(不可熔煉再製)。二、人造水晶:又稱養晶也就是用人工去培養而成的(將二氧化矽熔液在熔爐內加溫到約500℃高溫,在一定的濕度壓力下,以天然水晶為晶母,即可培養人造水晶,一個月約可長大一吋),成份化學式都和天然水晶一樣,如晶圓、日本水晶。三、水晶玻璃:應該叫玻璃水晶才對,就是用熔砂提煉矽水加上氧化鉛等化學物質製成的,一般反射性大亮晶晶的玻璃製品即是,思華洛士奇SWAROVSKI的製品是最貴的代表。四、就是一般玻璃製品了~
★我們所認定的天然水晶就是指第一項,一般市面上的水晶玻璃都是三、四項的製品。※以上提供參考!
 
♂博土
推推推!!!拍拍拍!!!我覺得紅瓦厝車隊真是南台灣最可怕的車隊,不但車騎的好,友會辦大比賽,隊員又不抽菸,吃方面又特別豐盛美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尤其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從參加到車隊的第一天,聽到大家在聽聲辨鳥、遍地中藥,以及淵博深入的閒話家常,連再留言板上,都可以學到寶石的知識,真是人生一大享受,謝謝周ㄟ指正,專家果然是就是專家,讚!!
 
♂一志
絕對不是來踢館, 討論就在於集思廣益才有趣"石英錶不用裝電池,是靠石英的振動來推動指針"上面那一句好像..............據我所知石英錶是利用石英的共振頻率/石英晶體的振盪來做校正,/計時請參考page8 <= 按我按我石英錶要用電池, 機械錶/自動錶利用手動上鏈或者自動上鏈才不用電池當然還有光動能手錶也幾乎可以不用更換電池(只要利用光充電的機制沒掛掉....)晶圓成分為純矽長晶, 跟SiO2熔融製成水晶或者玻璃又有點不同簡潔晶圓概念 <= 按我按我簡潔晶圓概念再來一篇 <= 按我按我這時換我舉手發問了聽說過天然的尚好是因為人工水晶經過高溫製程使得"磁場"表現沒有天然的好(溫度變化會使得原子/分子排列而有不同?)系金ㄟ嗎? 有沒有什麼樣的測試或者辨識方法可以證明呢?

♂周ㄟ
★「石英錶不用裝電池,是靠石英的振動來推動指針」~我們戴過石英錶的都知道還是要換電池,那只是一種籠統說法,更詳細說是靠石英的脈衝來調整時間,感謝分享!★另「純矽長晶」我不知是什麼?晶圓即是熔煉水晶的做法,只是ic上使用要求純度更高是99.9%,都是六方晶系的SiO2結晶。沒記錯的話!一次大戰以前的西方通訊設備的晶體都還是用天然水晶製成的,只是純度高的天然水晶不易取得。★上面也提過,其實人造水晶(熔煉水晶)其結構和天然水晶是一樣的,它的磁場能量(物理性)因純度更高甚更優於天然水晶;但人造水晶卻少了天然水晶那種深埋地底億萬年,由自然力量所孕育出的大地靈氣!這就好像靈芝可培養量產,人們還是認為天然靈芝較好;肉雞、仿土雞,人們還是說正土雞比較好吃的道理吧!※以上提供參考!

2007/08/16

[討論]運動與能量的補充

♂博士
雨天教室(能量袋謝生化生理學)運動表現上,水分、電解質和醣類要源源不絕的供應肌肉細胞,乳酸要能有效的排除,手脕屁股不會壓力性疼痛,精神愉快,運動就能持續性源源不絕的做下去。基本上身體跟能量吸收的解剖部位為:口腔、胃部、腸道、血液、肌肉、脂肪細胞、粒線體、ATP。能量補充的時序為: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恢復期。醣類的使用要考慮的有:醣類(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糖(麥芽糖、乳糖、)、多醣(澱粉))、脂肪、蛋白質。重量上最好先排便減輕一磅的重量(花多少錢升級才有一磅,坐一坐就有了)。口腔的重點是好吞嚥,水態或液態都很好,固體尤其是核果類就不佳,碎屑很容易卡住口腔。胃部要快速通過,重點是胃酸pH要接近1就會打開幽門,讓小部分的食糜通過。腸道負責鹼化食物,提供完整的腸和胰酵素,根據研究如果葡萄糖和果糖以2:1調配,會有最佳的吸收率。小分子吸收後會通過肝門靜脈,讓肝酵素再檢察加工,最後就送到血液裡進行分配、利用和儲存。肌肉像機器上放滿了待處理的原料、脂肪細胞像倉庫。要儲存醣類要胰島素和三價鉻協助。如果賽前吃了大量的葡萄糖,讓血中值很高,就會有大量的胰島素相關基因會表現,一直拼命的送葡萄旁進倉庫。此時若開始劇烈運動,大量消耗葡萄糖和肝醣,就會造成肌肉燃料不足,也沒有辦法被快速補充,造成的肌肉醣類真空期就是所謂的撞牆期。此時會痛苦、猶豫、想回家、自責家裡有冷氣不吹為什麼來比賽受苦.....,導致對運動留下不良心理印象,此期若沒安然度過,也容易肌肉受傷、肌肉乏力。(上)


♂014
拍謝!不是來踢館不過大家要注意兩個keywords "劇烈"運動 & "大量"醣類只要不是要在紅瓦厝杯拼命,平常清晨騎車前我還是建議補充一些能量,以免發生瞬間的低血糖現象至於要拼命的兄弟,能量就在前一晚儲存,隔天早上還是得補充一點至於運動飲料我想正常狀況下,少量補充(或可稀釋)還是有助於補充電解質
補充:(1)低血糖症狀:心悸,手腳顫動,冒冷汗,頭暈目眩(2)簡單歸納以上文章,補充水分當然喝水最好,但是長時間運動,一直喝水無法補充電解質,容易抽筋,能量平時就在體內,如果運動前才讓體內有一大堆待處理成能量的東西,身體當然就吃不消了。


♂博士
回104大大對不起您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本文起於運動飲料會致肥之說,意思是說學童或非運動的人不要亂灌運動飲料,因為裡面的高糖分和高電解質是餵了較劇烈的運動流汗和肌力養分的補充上設計的,非運動者長期習慣性飲用並不恰當。早餐對正常人來說一定是要吃的,低糖和高澱粉,以及均衡的蛋白質和脂肪,才能供應全身養份和能量的需求。車隊常常清晨五點半集合,也就是四點半起床,匆匆間到7-11吃個對自己很舒服的東東。車隊裡大家的體能有高有低,有些人騎車吹口哨,有些人騎到臉發白,心跳常常超過180。就痛苦程度而言,比較不容易跟上的人,他們的體能消耗感受,就向選手在競技一樣,光要面對肌肉抽筋,和喘不過氣,大腦就相當的忙碌,毫無欣賞風景的餘地。在這種瀕臨極限的狀況,有沒有高階的營養補充知識,就會影響你的休閒品質。本文較偏向在中度到劇烈體能消耗時,如何有效率的進行補充,以增進運動表現,降低撞牆期的不適感,以及克服肌肉過早衰竭。希望對各位大大有一點幫助,謝謝。


♂一志
拍謝! 我也不是來踢館"運動飲料中的含糖量會使滲透壓過高,當高滲透壓液體進入胃裡,身體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平衡身體跟飲料的壓力差,水分吸收反而會因此變慢,許惠玉說:「從這角度來看,喝水才是快速解渴的方法」"個人憑著另一半(營養師)以往給的知識提出看法: 真正的運動飲料應該是等滲透壓, 而且不應該是蔗糖, 應該是單糖例如葡萄糖, 董氏這篇文章會讓人有似是而非的誤解, 當人體大量流汗之後直接喝水, 那麼水分不會被人體真正吸收而會直接排出水分, 最後因為電解質失去平衡, 而容易有抽筋之類的副作用, 所以像騎單車之類的劇烈運動, 應該要補充有電解質的飲水(正港的運動飲料或者調配得當的食鹽水=>例如生理食鹽水)才能meet人體需求, 最少最少都要喝稀釋過的運動飲料才好, 免得喝多少排多少而導致虛脫. 當然, 一般正常人不需補充大量電解質的狀況下, 喝運動飲料只是徒增熱量而已, 並不會有比較健康的結果. 如果不嫌難喝, 喝食鹽水最健康, 但是調配上不方便, 生理食鹽水又比運動飲料不方便取得, 又貴, 所以一般人還是喝運動飲料方便些吧.再多一個小話題, 國外, 醫師跟營養師的專業是分開的, 國內好像都是醫師說了算, 但是營養方面的專業訓練又不見得有營養師多...........純粹有感而發大家討論討論, 如果說錯不要見怪.


♂博士
樓上要用力推一下,因為你真的點出問題的所在了!有少數記者為了讓讀者留下深刻的應象,以及引發社群的討論,常會寫或做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像紙包子(揭弊揭到全部造假)、腳尾飯(全部自導自演)、大學18分等等(可以去讀不一定讀得畢業呀),我會建議要規定撰文者或傳播業者,在執行專業時,一定要列出學經歷等資料,比如講瘦身美容,台大醫學博士講的,和林志玲講的,或天心講的,可信度可能都不一樣,但大家都講的言之鑿鑿;比如說運動飲料事件,如果撰文者為營養師、記者(不知道讀什麼的)、衛生署、體委會、Lance 阿姆斯壯,雖然大家講的各有長處,但讀者就很容易取捨引用和判斷了。


♂一志
博士講的一點沒錯,其實我也很怕憑印象引述而講錯,有時記者或者撰文者為了自己需要常常因而斷章取義,我沒記錯的話現在市面上的運動飲料的確過甜,蔗糖過多,此篇文章給一般沒有大量運動的民眾看還是有其價值,但是給單車人/運動人看似乎又有點矯枉過正,老實說我對舒跑有點怕怕,香料好到稀釋完的味道一樣好喝,但是現在有哪種飲料不加香料呢? 有時需要的時候, 市售運動飲料還是比較容易取得的電解質.


♂博士
一志兄,告訴你一個秘密。人在劇烈運動後,舌頭味蕾對甜味的敏感度,會提升到兩倍以上。所以運動飲料運動前喝就已經太甜了,運動後喝會更甜。因此呢,我都出發前喝3/2罐,其它倒入水壺稀釋,還蠻好喝的。僅供參考。(此法不為提升表現,只是增加運動的愉快程度)


♂一志
原來版面因為大家太過踴躍, 滿了謝謝博士分享, 原來如此, 我只知道剛起床時味覺非常不敏感, 所以出發前喝運動飲料完全不覺得甜, 希望用英雄有志一同不會污辱您, 肉腳的我都是出發前喝一瓶250ml運動飲料, 然後水壺再裝上自己隨便調的食鹽水(當作做菜煮湯, 加到有淡淡鹹味就算ok), 時間不夠時就用250ml運動飲料+350ml飲水裝到水壺, 其實, 我比較喜歡喝稀釋過的運動飲料, 不過連呼吸都會變胖的我, 要盡量控制熱量攝取 營養師的老公太過營養了

♂阿諾
被10樓的點到名了! 想說說我的心得
1.我運動只喝水很快會抽筋, 自從在游泳池抽筋幾次後, 運動都會喝運動飲料
2.除運動飲料外, 鹹湯也是電解質及熱量補充, 所以喝大量的湯也可以, 比較不會覺得防腐劑或化學藥劑太多(心理因素)
3.我如果喝鹽水太多會拉肚子, 稀或濃都會, 本來想省點錢省不下來
4.我的小孩喝稀釋運動飲料可以感冒恢復更快, 門診醫生也如此建議
5.流汗少就不能喝運動飲料, 運動多時補充都不及哪還能多十公斤?
6.喝太多運動飲料我的血壓會上升, 身體不舒服, 平常是不喝的
7.專家或醫生說的話只是對的機率比較高,只能做參考,重要的是自己的身體會說話, 多聽聽身體的反應, 多嘗試, 畢竟每個人體質不同


♂014
[專家或醫生說的話只是對的機率比較高,只能做參考,重要的是自己的身體會說話]阿諾說的很對,講這麼多其實都只是提供自己做參考,每個人體的差異性太大了,細心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一定可以擬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

♂博士
(Q&A)喝鹽水的問題?水分、電解質和醣類是運動耐力三要素。運動會流失大量的氯化鈉離子,因此軍隊常有喝鹽水防抽筋,或少喝水少流汗防抽筋的學說,並蔚為顯學。事實上,單車騎士們常常在做極限運動,大腿肌肉群收縮舒張極限、醣類代謝極限、水分流失極限、血量下降極限、離子流失極限、體溫上升極限、乳酸累積極限、紅血球帶氧交換極限、CO2大量排出導致呼吸性鹼中毒極限,………。食鹽牽涉的是等張和離子的問題,百分之零點9的氯化鈉叫做生理食鹽水,可用來直接輸入血管;但是若從胃腸吸收,稍高稍低都ok。不過喝太鹹,體內為維持等張,會造成過度吸收水分(口渴),或過度滯留水份(低排尿),等等複雜的生理反應。體內離子失衡,較敏感的人,就會有拉肚子(腸躁),或頭部緊緊的等怪異感覺。當兵是時動時停,常被亂操一通,一身是病;單車運動是讓一組肌肉一直長時間高強度運動,求的是健康快樂。所以若要大量補充流質,讓進會等於出,目前最專業的就屬power bar系統。缺點就是貴貴貴。我在想如何破解配方,或更近一步增進性能之道,研究成功後po出以饗大眾。